■
■

網路資料著墨不多的『茶薰館』是我近期吃到想分享的低調好店,位在台北車站與中山站之間的中山北路上,距京站百貨走路只需7分鐘,每次經過 『茶薰館』都被陣陣飄香震攝,心念許久而訪,老闆是香港新移民,來到 『茶薰館』吃的是很正宗道地的港式家常以及台北少有的特色廣式料理,最推薦幾乎失傳的港味手工魚腐胡椒湯麵!!
Contents [hide]
茶薰館 在哪裡?

位在中山北路一段上的茶薰館有著捷運中山站走路7分鐘和台北車站走路3分鐘的便捷交通,但門面卻一點不彰顯和吸引,不是擦身而過就是讓路人錯以為是間茶藝館,其實它是香港老闆移民定居台北開的港式小館,感覺就像走在香港街頭會看到的小店,附近地標有台北京站百貨、台北當代藝術館、中山地下書街。
- 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74號
- 營業時間:11:30–20:00(每周日公休)
- 電話號碼:(02)2511-8882
茶薰館 用餐環境

茶薰館很像港式燒臘店格局,走進去會先看到透明玻璃隔起的廚房,料理區一目了然,在往裡面走才有座位,坪數不大,約六、七張桌子靠牆或併排,雖然略顯擁擠,但店家貼心準備置物籃可以放包包大衣,吃飯不會礙手礙腳的,午餐時間很多學生來光顧。
茶薰館 菜單

從菜單就知道『茶薰館』的道地,有大量的港式用語,以及看似很光怪奇異的文字菜名,看得霧颯颯,會勾起想吃的好奇心,在『茶薰館』比較不像大餐廳專賣燒臘或蒸籠港點、麵食,很多是家常菜、手路菜,也吃得到燒臘便當、也有撈麵,甚至泡飯的湯滾,非常自成一格的港式小餐館。

牆面張貼的單張不僅介紹菜色,還順道讓我們了解香港美食文化呢!!

桌上有自取的醬料,麻辣醬、蠔油不可或缺
嫩雞煨麵

港式煲湯是我從小最先接觸的港味,這道嫩雞煨麵完全運用了湯頭才是精華這件事,好吃關鍵得先在湯底下功夫,別看這碗好樸素家常的清湯肉菜麵,才喝一口湯,眼不見食材卻在腦海裡浮像出好幾種蔬果的甘甜,蘿蔔、玉米還有豬骨、雞骨所堆疊出的醇厚,喝起來有種溫柔舒暢。


緊接著趁熱吸口麵,麵條和雞湯一起煨煮,麵體熟軟卻不糊爛,吸飽了甘甜滋味的湯頭,每口都豐美,甚至帶有稠度的飽和張力,或許靜置隔夜會有油凍的濃醇,用料相當實在,還有帶皮去骨雞腿肉,滑嫩細緻無腥味,新鮮的很,恰好今天有快感冒徵兆,吃了一碗麵通體舒暢,甚麼不舒服都沒了。
土魷蒸肉餅

雖說是家常菜,但在台北港式餐廳中很少出現,吃膩了蒸籠鳳爪、北菇滑雞、鼓汁排骨,想換換口味的話很推薦茶薰館的土魷蒸肉餅,做法是把風乾大魷魚切碎拌入豬肉末裡蒸熟,再加入荸薺增添口感。

沒想到土魷蒸肉餅的口感這麼滑嫩細軟,和我我想像有些不同,本應是硬脆的魷魚化作鹹鮮,幾乎無感的吃下肚,肉末抓醃入味極好,還有荸薺鬆脆,嚼來立體分明滋味卻融合的好好。
手工魚腐胡椒湯麵

老闆說這是幾乎找尋不到,即將消失的港味,我想就跟在台灣也有很多家常菜幾近失傳吧,手工魚腐胡椒湯麵是甚麼滋味呢,引我好奇,端上桌後看到的湯色又是與我想像的極大落差,以為是胡椒豬肚湯的奶白色,結果是辛褐色,怎麼看都是好吃樣。



大約是牛肉麵碗的尺寸,湯滿料滿,別看只有浮著的幾顆手工魚腐,沉在湯底下的算一算總共有五六顆,吃起來過癮極了,魚肉和豆腐混拌加了胡椒、芹菜調味,手工自製的魚丸子柔軟細滑入喉,怎麼這麼嫩,輕柔的彈性讓人一吃停不下來,沾點辣椒更是。

加價點了撈麵搭配,這裡說明一下茶薰館菜單上寫的蛋幼、蛋粗兩種麵體,分別是細雞蛋麵和粗雞蛋麵,我點了蛋粗,如果吃過澳門竹笙打麵應該知道雞蛋麵脆爽的口感,而這蛋粗就是啦,像關廟麵的形狀卻軟中有脆。

最後也要大力稱讚這湯頭交雜的胡椒辛香,強而有力,有厚度不刺喉,點綴的油蔥更染深了滋味,一大碗完全嗑光,好好吃。
茶薰館 餐後心得

在台北如果吃慣了尋常規矩的港式料理,可以來『茶薰館』換換口味,老闆說著一口香港腔,手藝不輸大店,重點在『茶薰館』能吃到少見而家常的港味,最推薦手工魚腐胡椒湯麵,能在台北吃到連香港都將消失的好味道是件多幸福的事啊!!!
茶薰館 店家資訊
- 營業時間:11:30–20:00(每周日公休)
- 電話號碼:(02)2511-8882
- 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7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