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

坐落在嘉義大雅路上的《竹居茶樓》不只是頗有名氣的嘉義景觀餐廳,也是少數營業到凌晨的嘉義宵夜餐廳,餐廳主要提供廣式中華料理和港點品茶為主,最受客人喜歡光顧《竹居茶樓》的是享受這裡有著閩式建築的江南庭園景觀,包廂座位打開窗就能餵魚,非常搶手,一定要提早預訂。
竹居茶樓 在哪裡?

學生時期在嘉義大學念書,只要聽到大雅路頭一個想到的就是很多高級餐廳,雖然現在不比當年,但《竹居茶樓》位在大雅路上還是有這個影子的聯想,光是看到閩式建築的餐廳大門和牌坊就想讓人多瞧一眼,在嘉義很是吸睛,前來用餐也可以停在大雅路上的停車格,交通還算方便。
竹居茶樓 餐廳環境

今天安排來到『竹居茶樓』家庭用餐,綿綿陰雨悶熱讓人不耐,入口處雖然有個斜坡讓行動不便者可以不用爬樓梯,但是坡度實在太陡,坐輪椅的長者上去要很小心,還有推嬰兒推車的我們也很不方便,最後是用抱的,而且餐廳內不太有地方擺推車哦。


走進『竹居茶樓』不禁讓我想起台中的《無為草堂》、新竹的《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》,都有古色古香的迴廊、小橋流水和江南庭園,燈籠高掛、柳枝垂墜還有窗花陪襯下顯得仙氣飄飄,不過 『竹居茶樓』沒有前兩家這麼細心維護,難掩老舊氣息。




用餐前一個月就已經先預訂好《竹居茶樓》最搶手的半包廂蓆座,大約可容納6-8位,是需要脫鞋盤腿坐的涼蓆座位,很似日式塌塌米,座位邊就是可對開的中式窗櫺,窗外景色便是水塘,好多錦鯉自在悠游,倚坐用餐頗有詩意。


女兒圓圓坐不住的時候直接開窗讓她餵魚,這麼一玩就能玩上許久,餐廳櫃台有販售魚飼料一包20元,媽媽我看著女兒小手抓著魚飼料餵魚也覺得好療癒呢。



也有不習慣盤腿吃飯的,可以預約二樓方桌,有獨立隱密的八人座位,也有開放式的四人長桌,二樓冷氣非常涼爽,這裡用餐比較舒服,一樓開窗的最大風險就是會有小黑蚊。

『竹居茶樓』另一區域好像是辦桌設計,比較像接待團體客。
■
竹居茶樓 菜單

『竹居茶樓』營業時間從早上十點一路開到凌晨三點,全時段都有餐點供應,但五、晚餐時段最齊全,下午茶、晚茶宵夜比較偏飲茶為主。




上百道餐點我就不一一呈現了,光是港式點心就包含炸物、蒸籠、腸粉、麵食,正餐菜色更加豐富,從魚蝦蟹海鮮、豬雞牛鴨等大菜小炒全都有,火鍋、素食也沒缺席,還有多人和蔡,可說是看得眼花撩亂。

雖然『竹居茶樓』以飲茶為主,但飲料竟也出現咖啡、新鮮現打果汁,印象中還有酒喝!!
芥藍牛肉

這盤芥藍牛肉鑊氣足,芥藍幼嫩爽脆,牛肉事前先抓醃,柔嫩易嚼,不油膩,很下飯。
金沙中卷

我特愛吃鹹蛋黃系列,這盤熱炒店最愛點的金沙中卷真是涮嘴,裹著薄衣的透抽彈脆脆,鋪上細細密密的鹹蛋黃,油滋鹹香的又不硬老難咬,好吃。
山藥炒蘆筍

蘆筍也不錯,雖然份量不大,但蘆筍仔細刨皮只留嫩芯,口感是好的,一點殘羹薄芡不致影響口感,頗清爽。
鹹魚雞粒炒飯

這盤廣式炒飯讓挑剔的妮媽也點頭稱讚,炒得粒粒乾爽分明,焦香獲氣全到位,鹹魚點綴式的鹹燻滋味噴香阿。
香橙排骨

一直以來我都不太喜歡甜鹹交錯的中華料理,譬如糖醋排骨,不過這次點的香橙排骨是家人都大讚搶食,用了去骨又帶筋肉的子排油炸,本身肉質扎實彈性咬下特別彈韌,裹著收緊橙汁的糖衣,像是吃到脆殼,甜膩膩脆響響,很推薦。
清炒水蓮

很解膩的清炒水蓮,而且豪邁地加了粗條肉絲一同拌炒,可惜今天水蓮有點韌老。
芋泥香酥鴨

這是妮媽特別為今天餐桌加菜的重頭戲,因為在台北吃到好吃的芋泥香酥鴨,妮媽也想讓阿姨們嚐嚐這道菜色,恰好這道費工蔡是最後一道,堪稱壓軸。

芋泥香酥鴨賣相一級棒,但模樣是有,滋味差強人意,應該說油溫足、皮夠酥、水分夠、芋頭綿,吃一口時覺得非常優秀,但再吃到中間鴨肉內餡時,惱人油耗味蔓延到鼻腔,讓人難以下嚥,太可惜了。
港式蘿蔔糕

最後還好吃了港式蘿蔔糕壓壓驚,『竹居茶樓』的港點表現不俗,蘿蔔糕水潤鹹香滋味足,牙口不好的長輩都吃得盡興。
竹居茶樓 餐廳資訊
- 營業時間:10:00–03:00
- 電話:(05)271-9275
- 地址: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275號
生活剪影

只給媽媽抱的小傢伙

媽媽和圓圓的美麗畫面

三代同堂於竹居茶樓一隅